揭开广德小芝山的神秘面纱私募和股票的区别
作者:徐厚冰
皖南广德,历史悠久,一草一木、一山一水都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底蕴。由于历史的断层,给许多历史文化遗迹留下了待解之谜。
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来揭开小芝山及其春省亭的神秘面纱。
(广德当代书画家陈晓明先生近作)
一、小芝山
小芝山,在广德州西五里。因明广德知州朱麟下乡视察春耕情况,在此山休憩,见其形似家乡万安县的芝山,故别号“小芝山”。并亲书“春省”二字于山巅之台。后有州民步太初等人,在山顶立亭台,称之为“春省亭”。
其后,万历、乾隆、光绪《广德州志》等州志,皆载此山,均曰:“小芝山,在州治西五里,知州朱麟出郭省耕,最爱此山。景酷类万安芝山,遂以'小芝山'呼之。”然而,州人难觅此山具体位置,成为今人之谜。
展开剩余76%小芝山的名字,最先出现在朱麟主修的嘉靖《广德州志》里:“小芝山,在祠山前十余步,一脉隐□,突起高阜,尖圆秀特如钟,浚山连亘,如椅面皆平亩,一望无际,山下流水曲折,市民以为水碓面对,一塔如笔远插天里... ..山乃家乡(芝山)别号。”
从上述记载,我们可以认为,朱麟称之“小芝山”,其实就是今天的横山的一部分,即横山的一个小山包,如芝麻而小。而后来的历代广德州志,皆省略了“在祠山前十余步”,这句关键词的定位,让后人无法觅得小芝山其踪。
综上所述,小芝山就是明广德知州朱麟对横山(祠山)的别称。
(广德当代书画家陈晓明先生近作)
二、春省亭
所谓“春省”,就是古代地方官员在春季亲自巡视农田耕种情况,即在春季“省耕”。明代广德州人在小芝山建立了春省亭,是为了纪念知州朱麟“春省”的活动。纵观古今中外史料,广德春省亭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座纪念官员春季“省耕”的亭台,实为少见,为中国古代春耕文化增添了重要一页。
浙江绍兴人、清代著名诗人商盤(1701-1767)曾在《秋怀》诗词中,就引用春省亭。并且,他将此诗词收录在《质园诗集》里时,特别注解了此亭,为小芝山上的春省亭:“广德州有春省亭,明州守朱麟建以劝农。”
《秋怀(清·商盤)》:“蟋蟀催时序,暄凉几度经。秋风长作客,春省尚留亭。水落安鱼槴,云开纵鸽铃。凭阑多远意,山色晚来青。”
(清·商盤《质园诗集》书影)
三、广德知州朱麟
朱麟,字子仁,江西万安县人,明嘉靖八年(1529年)进士。嘉靖十四年(1535年)至嘉靖十七年(1538)任广德知州,秩满,升任贵州督学副使。
朱麟在任广德期间,高度重视农业,每逢农事,必下农间,事无巨细,皆亲自过问。他到任的次年(1536)三月,广德蝗灾,朱麟就采取了“捕蝗一石拾谷二石”的措施,鼓励农民灭蝗,受到了“竟雾霾遂灭,(禾苗)不害”的好效果。
另外,朱麟任内主持纂修了《广德州志》,是迄今现存最早、最完整的广德地方志,为广德志书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其在游太极洞时,留下了《游大洞)》诗词一首,是广德旅游或不可缺的文化遗产。
(广德当代书画家陈晓明先生近作)
【结束语】
广德横山,因张渤治水产生了祠山文化而声名鹊起,使得祠山成为千百年来的江南圣山。明广德知州以横山别号“小芝山”,为横山增添了古色古韵。
(广德当代书画家陈晓明先生近作)
本文关于“小芝山就是横山的别称”的观点,可能引起争议,敬请探讨!
徐厚冰,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私募和股票的区别,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。网络图片,侵权立删,谢谢。转发此文时,请标明作者及来源。
发布于:上海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中心_杠杆配资网_专业配资杠杆炒股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