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潘炫
枕风宿雪多年,乃得关中金城之固,我遍封功臣,却唯恐失去天下,所以留还是杀,真成了一个问题。
吾搔首踌躇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“春,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,夷三族。”
那个时候,韩信被吕后诛杀,而据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记载,我当时的反应是“且喜且怜之”。高兴的话,其在于我已有杀韩信之意,现在这小子被吕后干掉了,我挺高兴的。怜惜的话,是因为韩信毕竟帮我打了江山,所以这样的人才被除掉了,心底还是有点舍不得。
多年以后,韩信这家伙被说成了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的典型,说实话,我面子上是挂不住的,想说一声抱歉,但韩信啊,你也有你自身的问题,下面我来给你列一列。
少年的时候,你好带刀剑,能受胯下之辱,又能记漂母之恩。尔后,你打算投靠项羽麾下,可项羽不用你的策略。于是,你找到了萧何,语半未尽,萧何奇之,便向我推荐,并以“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”相劝,所以我就将你封为大将。记得当时你说项羽是“匹夫之勇”,又道他有“妇人之仁”。你又说,若将天下的地分封给为我立功的臣子,臣子们就会服我。话谈到最后,你建议我起兵向东,并送一份文告送至三秦之地。告诉你,我当时听了很高兴,觉得与你相见恨晚,之后就听从了你的计策,安排部队去攻打预定的目标。
韩信确实是个军事天才,后来你背对河水,搞得赵军哈哈大笑,但不久你便大破赵军,斩了成安君,活捉了广武君。你小子,哈哈,真是个人才。
当然你也是有问题的,有些地方还真的弄得我特别不爽。先谈谈郦食基的死。我当时派郦食基去游说齐国,本来都已经说服了齐,但你听了蒯通的建议,当时你也觉得不能让一个书生得到如此大的功劳,便一声不响偷袭了齐国的历下城,并将主力军带到了齐国首都临淄。后来,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基这小子骗了他,就把郦食基给活活烹了。当时,我非常的恼火,你没有汇报便草率地做了决定,却不知在我心里已住下不安之念。哎……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你小子是不懂这个道理。
对了,你小子攻下齐国后,便派人对我说:“齐伪诈多变,反覆之国也,南边楚,不为假王以镇之,其势不定。愿为假王便。”好一个“愿为假王便”啊,你觉得齐国反复无常,就要自立为一个临时的齐王来镇守它,当时你气得我想骂娘,也算你走运,张良和陈平劝了我一下,你虽如愿封了齐王,但是你的行为已经让我对你有所提防。因此,登基后,我就把你改封为楚王,后来有人又告你谋反,我就把你降为了淮阴侯。哎……你看看你,稍微注意一点的话,至少你也是要被写进《世家》的,富贵而骄的话,只能自遗其咎了。
就这样,我将你降为淮阴侯。一次,你去拜访将军樊哙,走的时候,樊哙卑躬屈膝,恭送恭迎,可你小子当时却丢了一句,笑着说:“生乃与哙为伍!”这一辈子,竟然和樊哙这些人处在同一位置。言语间,你我都能感受其之傲气,这小子不甘心啊。后来,你就与陈豨合谋造反,之后被吕后设计杀害,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。
好,下面换个人称,小生我来小结一下。
如果说韩信后来产生了谋反之心,但不能说他早有谋反之心。在楚汉相争时,韩信当时是“右投则刘邦胜,左投则项羽胜”,但项羽派人游说韩信联军反刘之时,韩信却以“汉王受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从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,我倍之不详,虽死不易。”因此,韩信没有答应。
后来,蒯通以三轮苦劝来让韩信谋反。第一轮,蒯通分析了楚汉的形式,他希望韩信能够牵制住楚汉的后方,顺着百姓们的愿望,出兵向西,组织楚汉之争,以此获得各国诸侯的感念,从而让诸侯们相率来向齐国朝拜。不过,韩信依然认为沛公对他有知遇之恩,所以不能因为私利而违背正义。
接着,蒯通开始第二轮游说。蒯通举了张黶、陈泽事件来劝说韩信,并以文种和范蠡之死来论证“震主者身危,功盖天下者不赏”之理。韩信这时心已有所触动,就说要考虑几天。
在最后一轮劝说中,蒯通让韩信抓住机会,不要迟疑,赶紧将行动落实下去,不能丧失这天赐良机。韩信这时任然犹疑不定,不忍心背叛汉王,又想到自己有那么多的功勋,汉王终究不会夺我齐国而去的!于是,韩信终究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建议。
可以看到,韩信之前并不打算取刘邦而代之。但是,天下大定之时,韩信没能迎合历史发展的潮流,军事天才放到太平之世要学点谦退之道,不然便会成为众矢之的。没事可干,卸甲归田也好,这样也许可以“比周、召、太公之徒”。当然,刘邦有自己的打算,为了江山稳定,兵强者就会成为目标,而且吕后也有她的打算,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吕氏家族,她得除掉心头之患,这一点,吕后比刘邦更为决绝。
风中柳丝舒懒腰
几片絮飞飘也飘
谁能力抗劲风
为何良木折腰
柳垂却可轻卸掉
接下来,我们聊聊张良,人称变化如上。
月落桥边树,老叟授我书。小的时候,张良没事就喜欢闲逛。一次,张良逛到郊外桥边,只见一个老头站在那里,四下里又飞来落叶,张良呆望着,转瞬间,老头便把鞋丢到桥下,然后叫张良这小子捡起来。张良一听,气得想打他,可念此人老骨头一把,就低身把鞋子给老头捡了回来。谁知那老叟又叫张良替他把鞋穿上,张良送佛送到西,又低头给他穿上了鞋。
老头让张良五日后天亮之时来见他,便颤巍巍地走了。
五日后,张良去桥头见那老头,可等到张良到的时候,老翁已经先到了,他让张良回去,等五日后再来。五日后,张良还是后于老叟来到桥边。于是,老叟又让他重来。五天后,张良没等到半夜就跑去赴约,终于,先于老翁来到桥边。老翁给了张良一本书,并让其好好研究,等十三年后再回到济北,能看到谷山下有一块黄石。
张良得到的书是《太公兵法》。十年后,张良在投奔景驹时遇上了我,谁知一见如故,就被招至我的麾下。
相比于项羽,我是能将人的“逆耳之言”听进去的,张良觉得我能懂他,如遇知音,便坐镇后方,给我打点天下。至于项羽,他把范曾气得要死,尔后离他而去,最终项羽败于垓下,四面楚歌,自刎而死。
汉五年,我带兵追击楚军至阳夏的南边,由于战事不利,我就坚守固陵,等韩信、彭越来会师,结果他俩都没来,这时张良劝我与他们订立“事成分地的约言”。当然,汉初那会搞分封制并非我的真意,而是无奈之选。我农民出生,为了能够取得支持,才不得在楚汉战争时期分出来一些王来收拢人心,所以这项举措是为了给新生力量提供喘息之机,并非万全之策。
1951年3月27日,天刚亮,美军的几架轰炸机就围着七峰山转圈子,不时地冲下来打机枪,看来美军就要向这里进攻了。
提及PTRD-41反坦克步枪,就不得不说起它的前身:Wz.35反坦克步枪。这款反坦克步枪由波兰国家步枪工厂制造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一种重要的反坦克武器。而苏联的PTRD-41反坦克步枪的研制,正是在缴获波兰Wz.35反坦克步枪之后才得以开展,并最终将Wz.35身上的反坦克性能发扬光大。
到了汉王六年正月,我便分封大臣,我封了张良,有三万户的地方,可是张良却没要那么多,这小子只想封于留,后来成了留侯,被司马迁写进了《留侯世家》。当时,萧何与他一块受封。
我记得那会刘敬劝我定都关中,可是我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,后来张良给了我一个意见,我才做了决定。张良说:夫关中左殽函,右陇蜀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饶,北有胡苑之利,阻三面而守,独以一面东制诸侯。我那时候觉的十分在理,因为项羽这家伙放弃了关中跑到了彭城,被人说成“沐猴而冠”,所以我得长点记性,就西定关中。
人嘛,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尽如意了,张良天生多病,所以一直在学习道家的导引吐纳之术,不吃烟食,常常闭门静修,有时候一年多都足不出户。当然,我也知道他有功成身退的意思,其为人善于审时度势,我争天下的时候他多次以妙计助我,所以在我的本纪中,张良记做“夫运筹帷帐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”,嘿嘿,策略谋略这一点,吾不如子房。天下大定后,张良归隐入山林,问功名几两钱?张良是不看重的。
后来,我老婆吕后为了儿子又找到了张良,因为当时我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当太子,张良的确神通广大,他把“商山四皓”请了出来,这四位老人因为我对人常有污蔑之见,所以隐居深山,坚决不做汉家臣子。不过,张良把他们请到宫中,当时我看了这四位老人,实在是大吃一惊。四位老人跟着太子,须眉尽白,仙气浮升,我也确实服了。这一点,我觉的太子羽翼已成,就没改变继承人。
张良在这件事上立了功,吕后也记了下来。当时,张良还是不食五谷,导引轻身,要学神仙,驾鹤飞天。不过,吕后为感恩留侯的恩德,还是让他进食,张良执拗不过,只好勉强进食。八年之后,也就去世了。对了,后来张良又回到济北,果然看到谷山下有块黄石,便取来供奉,后来跟着张良一块下葬,家里的人上坟之时并祭张良与黄石。
好,下面小生又要来小结一下,嘿嘿。
有人说,淮阴夷族,萧何系狱,而张良托于神仙,置功名于外物,所谓明哲保身,子房有焉,所以得以善终。还有一种看法,可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。如前所述,张良当时学习辟谷之术,所以是不能突然进食的,吕后让他进食荤酒,这是不是吕后的一种手段呢?张良在孝惠帝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去世了,似乎张良之死和吕后有某种关系。
苍天笑
纷纷世上潮
谁负谁胜天知晓
回首难得遇逍遥
最后,萧何出场。
“萧相国者何者,沛丰人也。以文无害,为沛主吏掾。”
我未起兵时,做过沛县官吏,有一次到咸阳办事,同僚官吏都给了我三百钱,而萧何与众不同,资送了五百。等我起兵于沛,萧何就担任县丞,负责监督一切事宜。论功绩,萧何为我大西汉第一功臣,他的精力主要放在管理后方上,并为前线输送粮草与兵源。
汉五年时,我已经把项羽给干掉了,天下初平,于是论功行赏,分封功臣。当时,我觉得萧何的功劳最大,封他为酂侯,所赏封邑最多,其事迹写进了《萧相国世家》。那么,功臣那么多,萧何封赏最大,肯定有些人会不乐意的。所以为了打消疑虑,我打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。
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人也。今诸君能得走兽耳,功狗也。至如萧何,发踪指示,功人也。”一番论说后,便没人敢说话了。对了,当时鄂千秋的话非常有分量,他认为曹参虽生披七十余创,但只是一时之功劳。但是,在于楚国对抗之时,萧何从关中派来军队补充我之力量,又利用水路辗转供给汉军的粮食,萧何保全关中以待我军,此是万世不朽的一大功绩。后来,萧何便被我封为功臣第一,并赐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
有过人之功者必有过人之才,有过人之才者往往又会有过人之志向,而这也是我对他们的疑虑所在。不过,汉初三杰中,萧何一直在积极处理我的疑虑。
汉初三年的时候,我的军队正与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,当时我就派人到萧何那去慰问。据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记载,当时有个鲍先生告诉萧丞相是汉王对他有疑心了,并建议把能够作战的子弟都派到前线,这样可以打消汉王的顾虑。萧何听罢就做了决定,他把能打仗的子孙兄弟都派到了前线,我甚为高兴。
高帝十一年之时,我老婆吕后诛杀了韩信。我听到淮阴侯被杀后,便派遣使者去拜萧何为相国,并加封五千户。当时,所有人都来向萧何祝贺,只有邵平劝别太高兴,要有忧患之意,毕竟韩信刚死,我又常年在外,你萧何却安守城中,所以你得想办法再一次消除我的顾虑。当然,萧何极为聪明,他辞掉封地,并把全部家当捐了出来,以帮助我朝军队。嘿嘿,做对喽,我很开心。
第二年,也就是汉高帝十二年的秋天,黥布反叛朝廷,我亲自带兵攻击他,期间有好几次派人去打探萧相国的行为。也别怪我,常年在外带兵打仗,还是有点疑虑的。当时有个说客告诉萧何说:“现在你身处高位,可难免功高震主,百姓对你百依百顺,这不免会让主上怀疑。”萧何,又一次听取了意见,他向百姓以低价购买土地,借此污浊自己。之后,虽然我把萧何抓了起来,但是还是放了出来。
孝惠皇帝二年,萧相国去世了,我给了他谥号,做文终侯。萧何的子孙虽因犯罪被削去侯爵四次,但每次汉朝天子都会去寻找萧何的后代,继续封为酂侯,永垂不朽,传于后世。
好了,“汉初三杰”的故事讲完了,至于谁善终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,汉家看重“忠”字信任的炒股怎么融资,答案在你我心中。
吕后张良项羽韩信萧何发布于:四川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中心_杠杆配资网_专业配资杠杆炒股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