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乱世之中割据政权频繁发生,你争我夺,相互攻伐,但是不得不说,乱世之中建立的政权其实没有多少长寿的,大部分都是短命王朝,就算能传四五代,国祚之和其实也不长,更有很多二代,三代而亡的政权比比皆是,开国之君往往都是经历了太多的勾心斗角和战场厮杀,所以驭人之术相当厉害,而二代之后很容易断档,这个时代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,君主的脾气和能力可以直接影响这个政权的局势,与其说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,也可以说是君主和君主之间的切磋。
北魏孝文帝与南齐齐明帝之间的博弈
自西晋灭亡东晋建立,两地建立起大量政权,北部的政权表现得繁多而杂乱,虽然南部大面上一直维持统一,但是也免不了改朝换代,如东晋,刘宋,南齐,而北部就更热闹了,政权繁杂,数量众多,多少年才出现秦国苻坚统一北方,但是也是昙花一现,随后北魏经过多年战争终于统一了北方,国祚传至孝文帝,双方再度形成对峙,大战在所难免。
1、孝文帝继承国祚,胸怀大志
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生于平成,属于献文帝的长子,顺利继承皇位,母亲李夫人,是汉家大族之女,这个人的血脉无疑影响着北魏孝文帝,拓跋宏是被献文帝的嫡母冯太后抚养长大,能在后宫胜出的都不是弱角色,在这样女强人培养下的孝文帝双商都是很厉害的。孝文帝继位之初其实说是个烂摊子也不为过,北魏当时多处地区爆发水灾和旱灾,在这个多灾的节骨眼,赋税又很繁杂。北魏这个时期官员非常贪婪,对百姓横征暴敛导致百姓怨声载道,流离失所,甚至爆发摩擦,盗匪和造反的平民非常多,可见北魏这一时期的内部矛盾已经相当恶化了,局面非常险峻,这些都是孝文帝面临的重要难题。
▲孝文帝图片
在孝文帝10岁的时候,冯太后主政,冯太后为了稳定恶化的局势采取了一些措施,例如冯太后从文化,经济,制度下手进行改革,开始进行初步的汉化,并主持和颁布均田制,在冯太后影响下长大的孝文帝出色的继承了冯太后的意志,将其成果发扬光大,此时孝文帝深受儒家文化熏陶,这也是后来孝文帝改革一个重要影响。
23岁的孝文帝亲政,在冯太后的手把手指点下,孝文帝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很成熟和老辣了。在冯太后去世后,孝文帝手握大权,开始放开手脚进行改革。首先继承冯太后意志,大量重用提拔汉族人,进行汉化,文化上进行建造太庙,祀典,祭祀孔子,周公,改穿汉服,推广汉语言,提倡互相通婚,仿照汉人实行的官制和考核。
除了文化外孝文帝还对官员贪腐问题进行打击,整顿吏治,卓有成效。除此之外继续推行均田制,将土地按照官府名义颁发给百姓,保障百姓有田可耕种,稳定社会矛盾。
▲孔子图片
为了加强对北魏的统治,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,虽然遇到层层阻碍,但是最终还是迁都成功了,足见其决断力,到了洛阳孝文帝汉化进程逐渐加快。孝文帝的做法,使北魏经济,文化,军事,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,并且使百姓和官员日益紧绷的对立的态势得到了缓解。
就在事情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内部却出现了危机,太子反感孝文帝的政策,甚至趁着孝文帝南巡之际,杀了中庶子高道,从宫中取出御马3000匹打算去旧都平成。事情败露后,孝文帝大怒,自己的储君和自己唱反调,责罚后,将太子废黜,最后令其自尽。解决完储君问题后,手下官员开始谋反,一大帮鲜卑贵族不满孝文帝汉化,开始反叛,但是叛乱最终被平定,孝文帝也从之发觉,鲜卑贵族很多讨厌洛阳酷暑,于是准许这些人夏天前往部落居住。孝文帝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,完成了汉化,解决了内部不稳定因素,可以说此时北魏已经达到鼎盛时期。
▲北魏军队图片
2、夺位之君齐明帝萧鸾
齐明帝萧鸾与孝文帝虽然同为一国之君,但身世和地位却截然不同,与孝文帝不同的是齐明帝萧鸾本来与帝位无缘,一生的晋升也是四平八稳。474年萧鸾正式出任县令,478年任记室参军,后来晋升宁朔将军及太守,成为地方重要官员,这一时期萧鸾升迁很平稳。
▲齐国图片
随着齐高帝即位,萧鸾也获得赏识开始与皇帝亲近,成为侍中,并册封为西昌侯有了不错的爵位,480年,萧鸾晋升郢州刺史,征虏将军,此时的萧鸾官位一直在晋升,大部分都是和管理地方以及军事有关的职务,并且最终升为尚书左仆射,领右卫将军的高官,手握实权,很多时候在这种背景下最有机会的往往就是手握兵权还有能力的,萧鸾看见了机会。
齐武帝死后将萧鸾加封为尚书令,意在辅佐萧昭业,并将朝中大事交给萧鸾等人主持。
▲萧衍图片
而此时萧昭业荒淫无道,奢侈无度,在这个关头,萧鸾和萧衍联合起来打算废掉萧昭业,未来的齐明帝和梁武帝就在这时进行了联手,二人联手很快就废掉了萧昭业,稳定了朝纲,虽然大权在握,但是萧鸾并没有趁机登基而是欲擒故纵,将萧昭文立为新君,萧鸾晋升为骠骑大将军,权力几乎达到顶峰,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升为领大将军,扬州牧,爵位宣城王。前后不到三个月,可见其晋升速度之快,建武元年,萧鸾正式登基称帝为齐明帝。
▲萧昭业图片
南阳之战、两强相争
孝文帝和齐明帝,一个是老辣的改革家,一个是靠着自身的手段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权臣,可以说论手段,二者难分高下,但是现实就是这样,这两位最终一定会有一战,这也是时代的选择。
1、南阳之战初始,双方对阵
北魏在孝文帝改革下国力日渐强盛,再加上北魏迁都到洛阳,一系列操作稳定了内部,孝文帝觉得时机已然成熟,于是开始准备对齐下手。孝文帝派遣荆州刺史薛真度,进攻宛城,但是战事不利,薛真度被齐国的太守房伯玉击败,首次出战就惨遭失利,孝文帝不能容忍。
▲萧鸾图片
随即调集冀州,定州,瀛洲,相州,济州等地2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攻齐国,大军抵达雍州附近,大军气势如虹,齐国朝野震动,为了报宛城失利之仇,孝文帝亲自带兵去宛城,但遭到宛城部队的伏击,孝文帝有惊无险,但是也看出来了宛城这块骨头不好啃,于是决定分散一部分部队继续围攻宛城,自己带兵前往新野,新野太守得知魏军奔自己来,严防死守,魏军进攻再次失利。这一阶段北魏为进攻方,但是进攻不顺利,南齐为防守方,防御的游刃有余。
▲魏齐两军激战图片
2、南阳之战的终章、北魏胜利
得知北魏受挫后,南齐齐明帝萧鸾立即部署军队支援和抵御,下令崔慧景带兵去支援雍州,并派遣裴叔业攻击北魏楚王,但是裴叔业的军队作战不利,遭到了北魏军队的伏击,损失惨重,无力再战。
▲南齐守军图片
随后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,开战一年后的正月,北魏军队成功打下新野,干掉了新野守将刘思忌,二月北魏大军成功借助南齐汉江地区大地震的时机攻克了宛北城,取得了胜利,南齐防御失败。
▲北魏南齐国地图
总结
此战是孝文帝与齐明帝之间的对决,两位君王都是这一时代的佼佼者,虽然上位手法不同但是能力却都非常出众,但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,战争初期虽然孝文帝拥有改革后的强大实力,但是依旧遭到南齐守军的反击,进攻受挫,哪怕是孝文帝亲自出战,前期战争依旧不是很顺利,但是两个国家相互拼杀,战略和战术,士兵的素质和战斗意识只是一方面,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国力,一旦两国对耗,那么谁能战到最后,拼的就是国力,这场战争中虽然北魏进攻受挫,但是事实就是北魏大体上始终都是压制着南齐,而南齐大部分时光都是被动防御,这就是国力和综合实力之间的差距,北魏耗得起,南齐在消耗战中表现出了疲惫的姿态,孝文帝在此战中取得了优势和好处,获取了数郡的领土而且将齐国相当一部分军队歼灭,消灭了齐国很可观的一部分有生力量,此战对齐明帝打击很大。
参考文献:
《中国古代史》正规炒股入门知识
孝文帝萧鸾萧昭业齐明帝冯太后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中心_杠杆配资网_专业配资杠杆炒股观点